周汉清,原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,江苏省建材行业协会水泥分会副会长,镇江市水泥协会会长,原镇江市建材工业局党委书记兼局长,现镇江惠企暖企服务团长。在建党104周年之际,这位80多岁退休老党员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感悟深切,写下1000多字的心得体会,现转载以供大家学习参考。
退休老党员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切感悟
周汉清
党的十八大之后,2012年12月制定了一部党的法规,中央八项规定从微观层面抓细节,用具体规定立党的规矩,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严谨细实的深刻转变。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“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”的深刻内涵,坚持学思用贯通、知信行统一。八项规定以其雷霆之势,重塑了党风政风,更重燃了人民心中久违的信任之火。作为退休干部,重温这些规定,更觉其如明镜高悬,照见初心,也照亮我们继续前行的路。
一、民心为证
犹记八项规定甫一出台,恰似一道醒世惊雷!过去那些曾被视为“官场惯例”的繁文缛节、铺张浪费之风,被明确划定为不可触碰的红线。从“舌尖上的腐败”到“车轮上的铺张”,从“会所里的歪风”到“节庆里的奢靡”,皆被严肃整饬。党中央决心从细微小节做起,一件接着一件抓,一年接着一年治,党风政风为之一新,社会风气亦为之一振。如今,公款吃喝的喧嚣已渐成历史,迎来送往的虚礼也悄然消隐。作为一名退休干部,我由衷感慨:八项规定以清朗之风涤荡了积弊,真正实现了“徙木立信”的政治承诺,它深深扎根于人民热望的土壤之中。
二、退休不褪色
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,对我等退休干部而言,绝非“船到码头车到站”的过场,而是终身必修的课题。退休身份虽变,党员的责任与纪律的标尺却永在。我们虽已离开具体岗位,但一言一行仍关乎党的形象。因此,我时刻提醒自己: “退休”二字,褪去的只是职务身份,褪不去的是党员本色与纪律约束。日常生活中,我坚持远离与身份不符的高消费场所,绝不利用昔日职务影响为个人或亲友谋取不当便利。对各类打着“感情联络”、“工作支持”旗号的宴请馈赠,始终保持清醒头脑,坚决拒之门外。在涉及社会事务、邻里纠纷等场合,亦谨言慎行,恪守公序良俗,自觉维护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。我深知,唯有以恒常之心守住小节、管住细微,方能真正护住晚节,不负组织的培养与人民的信任。
三、言传身教
退休干部的价值,不仅在于自身的清正,更在于将宝贵经验与精神财富传递给后来者。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与践行,为我们提供了最生动的“传家宝”。我常与年轻干部交流,以亲身经历讲述作风转变之艰难与成效之珍贵,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容不得半点松懈。对于身边同志或年轻后辈中可能出现的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敢于及时提醒,善意引导,帮助他们系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。在家庭中,我更是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家风建设,时常告诫子女亲属:“清廉”二字,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基,亦是家族长久的福泽。要他们务必珍惜当下清朗环境,靠真才实学立身,凭勤恳劳动持家,绝不可存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的非分之想。通过言传身教,努力让八项规定所倡导的清风正气,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,成为抵御歪风邪气的坚固堤坝。
四、使命在肩
重温八项规定,犹如重读一部自我革命、永葆生机的宣言书。它深刻地启示我们:作风建设绝非一时之功,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。作为退休干部,我们虽已卸下工作重担,但党员身份永在,初心使命永恒。八项规定精神,就是我们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。
我将时刻以八项规定精神为镜鉴,常拂思想之尘,常怀敬畏之心,在安享退休生活的同时,始终以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。我将继续发挥余热,做八项规定精神的坚定拥护者、自觉践行者与积极传播者,为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、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为镇江很有前途、为镇江经济建设继续做好惠企暖企服务工作,使镇江水泥企业跟上中国式现代化要求。尽己所能,贡献一份永不熄灭的光和热,为党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,永葆共产党员良好形象!